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壕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战壕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刘邦为啥纵容萧何贪污呢?
我感觉,与其说是刘邦纵容萧何的贪污,不如说是萧何故意贪污,以引起刘邦的注意,从而得以苟活。自古以来,建国帝王都会为了巩固帝位,会对开国元勋进行大清洗。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刘邦虽有雄才大略,他也担心自己的江山不稳,怕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哥哥造反。萧何更是对此心知肚明。如果萧何克己奉公,兢兢业业,肯定会引起刘邦的猜忌,担心他有所图。于是,萧何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大肆贪污,好让刘邦以为,他没有远大抱负,就是想弄点钱,贪图享受。刘邦打得天下,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对这些财物肯定不屑一顾。伴君如伴虎。如此小心翼翼,萧何才得以善终,子孙后代也能受其恩惠。萧何是真正的智者。
萧何“自甘堕落”这是刘邦喜闻乐见的。你以为萧何为什么没有被清理掉?是因为萧何不具备威胁性吗?显然不是,要知道汉初三杰中,萧何或许不是功劳最大的。但他的影响力绝对是最强的。身为大汉文臣第一人,他要是真有不轨之心的话,那刘邦都得高度警惕的对待。那为什么汉初三杰,张良归隐求自保,韩信凄惨被杀。唯独萧何依旧舒舒服服当着丞相呢?原因就是因为萧何更懂得自保,而自污就是萧何自保的手段之一。
刘邦在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后,立刻就开始调转枪口瞄准了那些曾经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他非常担心自己打下的江山会再度被其他的异姓王给你我块我一块的瓜分。所以刘邦与群臣杀白马盟誓,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刘氏江山永固。但仅有这一个限制条件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刘邦开始对自己昔日的战友兄弟们举起了屠刀。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功劳越大的臣子自然越危险,汉初三杰韩信最先完蛋。张良本就无心官场,在加上他也深知刘邦的品性,所以汉朝建立后张良一直都不理世事,一副想要归隐的样子。唯独萧何还当着丞相,挥斥方裘。但萧何也知道自己很危险,所以为了自保,萧何想尽了各种办法。
首先就是萧何把所有的家财全部捐了出去给刘邦以充军费,这么做的目的无外乎就是花钱买平安。萧何破家的做法确实让刘邦放心了很多,但也仅此而已。毕竟萧何身为功臣第一,封地食邑那是非常广袤的。只要萧何想,那么万贯家财就是唾手可得。所以刘邦对萧何的怀疑警惕之心依旧没有松懈。萧何也看出来刘邦对自己依旧不放心,所以萧何又使了第二招,那就是自污。一直以来萧何都是一副功勋彪炳,仁义正直的正面形象。刘邦也因此担心萧何造反。所以萧何干脆自毁名声,彻底让刘邦放心。
高祖十二年,刘邦亲征黥布。萧何镇守关中。萧何的谋士对萧何讲,你之前破家献财给皇帝,皇帝虽然对你的警惕心减小了,但你依旧还没有安全。现在你又镇守关中,而且这里的百姓都拥戴你,如果你造反的话,那不是手到擒来嘛。所以为了打消皇帝的疑虑,你还得自污。所以萧何采取了谋士的建议,开始强行从百姓手中低价买土地房屋,搞得汉中百姓怨声载道,萧何名声都快要臭大街了,刘备回军后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非常高兴。他认为萧何没有反意,否则就不会去欺压百姓了,也因此刘邦彻底对萧何不再存有戒备之心。
这也是为什么说萧何贪污欺压良善,刘邦不仅不生气,反而还十分高兴的原因。但萧何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因为贪恋权位吗?显然不是这样的。萧何这个人虽然谈不上淡泊名利,但他的权欲心确实没有那么的旺盛。他不是看不出来刘邦不可共富贵的性格。但他之所以没有像张良一样归隐修炼,就是因为被家庭所累。萧何如果自己一个人大可以一退了之。但有了家庭孩子的羁绊,萧何就不敢了。所以不管是为了他自己也好,还是为了家庭也罢。萧何自由屈辱求生。甚至于出卖了他的朋友韩信,来为自己取信于吕后。虽然萧何身为汉朝的宰相,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其中的酸苦想必也只有萧何自己知道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萧何,沛郡丰邑人。西汉著名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有月下追韩信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刘邦去时候萧何辅佐汉惠帝惠帝二年七月去世,谥号“文终侯”
但萧何真的是贪污吗?由于历史所知汉刘邦猜忌心日盛,开国功臣接连被诛萧何大骇无奈自毁声誉以保家族姓名。
为了释去皇帝的猜忌,保全自己,萧何不得已违心地做些贪污受贿夺取民间财物来刷黑自己。果然不久萧何所作所为即被刘邦所知。刘邦得到密报后根本就像没事人一样,甚至在刘邦得胜回朝老百姓拦路控告。都不在意。只是不阴不阳的一句,相国还跟百姓争利。随后只是不痛不痒的让萧何去跟百姓道歉。
漫漫史记大智慧如萧何不胜枚举,中华民族屹立几千年而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之智慧所凝结。
首先,刘邦并没有纵容贪污,但是他看到萧何贪污很高兴。萧何贪污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这件事的背后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刘邦对功臣的猜忌,萧何虽然没有掌握并且,但他一直坐镇后方,当刘邦出征的时候,他其实就是代行刘邦的职责。正因如此,刘邦多次对萧何产生猜疑,每一次都被萧何化解了,其中萧何贪污是他最后一次受到刘邦猜忌时,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下面就对刘邦对萧何的猜忌一一加以说明。
萧何和刘邦是一个地方的人,而且年轻的时候就认识,经常有往来,关系一直保持得不错。刘邦起兵后,萧何带着全家人加入,成为他的好帮手。后来,刘邦和项羽打架,萧何在后方提供支持,为前线输送兵力、准备粮食,可以说功劳很大。但是萧何长期镇守后方,是实际上的掌权者,这就引起了刘邦的猜忌。
刘邦曾经派人到后方慰问萧何,其实是在刺探情报,他本人没有想到这一点,手下的门客却发现了汉王的心思。萧何意识到危险后,马上把自己的儿子、兄弟、侄子全都送到前线当兵,刘邦一看高兴极了,马上打消了对这位老战友的怀疑。
刘邦统一天下后,各地诸侯王不断闹事,他这个皇帝几乎每一年都需要外出打仗,留守后方的自然是萧何。刘邦在消灭诸侯王叛乱的时候,经常派人到后方打听萧何在干什么,很明显他又怀疑老战友想自立。萧何知道这个事后,马上把一半家产拿出来充军,为前线的刘邦士兵提供军粮和军需品,这才保住小命。
刘邦最后一次外出打仗的时候,还是担心萧何有异心,但是这次他没有好的办法了,只能采取下策。萧何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田地,搞得老百姓非常不满,刘邦班师回朝的时候,有几千人告萧何的状,结果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战友名声坏了,不再是清正廉洁的好官,而是贪财的腐败官员了,这样的人一般不会有反叛的想法。
萧何在这点上和王翦很像,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君王的眼里,臣子可以爱钱财、爱美人、爱土地、爱珠宝,但是绝对不能爱权力。对君王来说,衡量一名臣子会不会起来反对自己,不是看他有没有反抗的心思,而是看他有没有反抗的实力,萧何手握大权,已经犯了刘邦的大忌,他通过贪污的方式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他做官只是为了发财,这种在老百姓看来很可恶的行为,其实最能让君王放心。
【据实回答每一个问题】
第一,萧何没有贪污,只是用低价强买了百姓的农田。即便真的是贪污,也是为了自保,迫于无奈的行为。
第二,刘邦并没有纵容萧何的贪污,即便真的纵容了,也是因为想要借此削减萧何的声望,防止萧何反叛自己。
01.萧何贪污,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高祖刘邦亲自带兵前去平定叛乱。刘邦在平叛的期间,还多次派人回去长安,探听萧何在干什么事情。
那个人回来告诉刘邦,萧何在为刘邦治理百姓,筹集粮草,招募兵卒,就跟刘邦在平定陈豨叛乱时一样。刘邦听了之后,感到不悦。因为晚年的刘邦,变得猜忌多疑,总是担心自己的臣子背叛自己。
正巧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人说萧何要大难临头了。萧何听了这话后,就非常不解,跟这个人请教。那人接着说道:“你现在贵为相国,并且替皇帝驻守关中,已经有十多年了,非常得老百姓的民心。皇帝为何一直询问你的动向,就是怕你占据关中,煽动老百姓谋反。”
萧何连忙请教那人,可有解决问题的对策。那人就让萧何故意做一些,损害自己名望的事情,比如用低价强行购买、霸占老百姓的农田。刘邦收到消息后,非常的高兴,因为这样就不用担心萧何,在背后谋反了。
这个就是萧何贪污说法的来历。所以,萧何只是为了自保,迫于无奈,用低价购买、抢占老百姓农田的方式,败坏自己的名声,使自己失去声望,好打消刘邦的顾虑。
02.刘邦纵容萧何的这种行为了吗?
远在外面平叛的刘邦,听到萧何用低价霸占老百姓田地的消息,虽然内心很高兴,但是在表面上,还是装出一副特别气愤的样子。
等到刘邦回到长安,就有老百姓跑到刘邦面前告萧何的状。于是,刘邦就当面问萧何:“原来,萧相国就是这样关爱百姓的啊?”并且将那些老百姓的状告书,都交给萧何,让他自己处理。
萧何请求刘邦将上林苑的荒地,交给老百姓去开垦耕种。结果,刘邦非常生气。因为萧何都这样了,还在替老百姓着想。刘邦的内心,对于萧何的猜忌,反而加重了几分。于是,就借着这次强买田地的事情,将萧何关押在牢里。
由此来看,刘邦并没有纵容萧何的贪污。相反,本来萧何是没有事情的,因为难得被刘邦抓住萧何的小辫子,再加上萧何的功劳,刘邦不可能真的降罪于他,最多就是斥责几句。
真正让刘邦动怒的是,萧何替老百姓求取上林苑荒地进行耕种的事情。因为此举,会重新恢复萧何在老百姓中的声望,这才又增加了几分刘邦对萧何的猜忌。
03.结语:
古语道:伴君如伴虎。真是至理名言,就连西汉的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都不得不自毁声名,以求打消刘邦对他的猜忌。可见,晚年的刘邦,他的猜忌心理有多重。
参考文献:《史记》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是苏宁强大了,还是家乐福太弱了?谁受益更大?
作者:虎龙吟
《三国演义》开篇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用在中国的零售市场是再合适不过。过去十几年,中国的零售市场先是经历了传统零售企业跟电商网站多年的激烈攻防战,紧接着,在最近几年,又开启了大规模的线上线下的大融合,传统零售企业和电商巨头们从劲敌变成战友,纷纷彼此结盟,站到了同一条战壕里。
家乐福中国被苏宁拿下,快消版图再生变
6月23日下午,一则金额高达几十亿的并购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国内零售行业和广大消费者都为之侧目。当天,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这则简短的消息之所以迅速引发零售与快消行业巨震,是因为消息涉及的双方都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品牌,是很多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会经常光顾的目标。买方苏宁易购不仅是现今国内电商行业三巨头之一,更是中国传统零售连锁企业的奠基者和领军者。而卖方家乐福,不仅是全球闻名的超市巨头,更是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是国人最为熟悉的国外超市品牌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家乐福中国在国内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家乐福中国拥有近3000万会员,在高端客群中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商品方面,家乐福中国拥有总SKUs数量接近50000,在快消品、食品零售领域具有较强的本地化采购能力和自有品牌研发实力。
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约为300亿元,位居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超市/便利店)连锁百强前10。
而根据苏宁易购最新的财报显示,苏宁易购201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22.42亿元,同比增长25.44%。截至2019年3月底,苏宁易购拥有各类自营及加盟店面12329家,稳居国内线下连锁前列。
知名财经评论家水皮认为,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这是国内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事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则表示,这一事件彰显了苏宁易购发展大快消品类的决心和野心,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有望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品类布局,在锁定国内优质大型综合超市资源的同时,实现大快消品类的跨越式发展。
很显然,苏宁易购和家乐福中国这两大零售巨头的强强结合,无论在品牌合力、资源互补、卖场增量、客源拉动各方面,都将对国内快消和零售市场带来强烈冲击。
攻略线下,互联网巨头收割传统零售阵地
这两年,国内零售行业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不再单纯强调线上电商业务,而是开始线上和线下的大面积业务融合。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还是苏宁易购的智慧零售,本质上都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充分整合和大通线上线下资源,让零售渠道向全场景、全品类和全天候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线上流量见顶已成不争的事实,线下重回焦点,而快消作为线上线下高频率、高粘性的核心消费品类,更成为巨头们抢滩的蓝海。谁抓住了高粘性消费,谁就抓住了用户,高频带低频、快消带耐用、产品带服务,也就成为打赢这场新零售战争的最佳选择。
2016年11月,阿里巴巴以21.5亿元的代价购入三江购物32%的股份;2017年5月,阿里巴巴购入联华超市18%的股份,成为联华超市第二大股东;2017年11月,阿里巴巴28.8亿美元收购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2017年12月,腾讯购入永辉超市5%股份;2018年2月,腾讯宣布入股步步高大卖场;2018年6月,腾讯宣布与沃尔玛中国结成深度战略合作。
2018年4月,苏宁易购收购迪亚天天旗下迪亚中国100%股份;2018年6月,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以上这一系列的大手笔收购和战略合作都在彰显一个事实,那就是以阿里巴巴、苏宁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加速布局大快消零售,大力整合线上线下优质渠道和资源。显然,在大快消和零售行业大变局的今天,谁拥有更好的双线整合运营能力,是“猫狮鹅”三大互联网巨头能够决胜场景互联网的关键。
阿里苏宁腾讯三国杀,苏宁为何势如破竹
尽管双线融合已经成为如今必然的趋势,O2O再次成为零售行业正确的方向,但从竞争格局看,苏宁无疑在O2O智慧零售布局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众所周知,阿里巴巴是如今的电商之王,在线上,至今还没有哪个平台可以跟阿里巴巴正面叫板。但是在线下,尽管阿里巴巴已经意识到需要补齐这块短板,不仅在资本上跟大润发、联华超市等展开合作,自己还不惜重金力推盒马鲜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阿里巴巴在线下的布局要想摘果子,还需要时日。
腾讯则是快消零售三国杀中最弱的一方,尽管腾讯在社交产品领域有着无人匹敌的优势,但在电商和零售领域,腾讯是一直有心杀敌、无力回天。且不说腾讯过去那些失败的电商尝试,就说现如今,虽然腾讯一方面通过投资京东在电商领域博得一席之地,也通过结盟沃尔玛试图切入线下卖场,但总体看,腾讯在新零售的布局更像是投资而不是业务布局。
而苏宁的创业经历正好完美诠释了如何从线下杀到线上,又从线上演进为双线融合的智慧零售经典案例。大家都知道苏宁是线下卖场起家的,所以,当零售风向刚刚有变时,苏宁就第一个在双线融合的零售快消领域积极加大布局:5年前,线上快消平台“苏宁超市”成立;3年前,首家苏宁小店开业;2017年,首家苏鲜生精品超市开业。短短几年,苏宁快消“后来者居上”的发展速度令业内不得不刮目相看。
而刚刚过结束的618的出色业绩,也进一步增强了苏宁易购在双线融合领域的底气和信心。正是依托苏宁线上线下全场景优势,苏宁618业绩逆势增长,全渠道订单量同比增长133%,其中,家电订单量同比增长83%,大快消订单量同比增长245%。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传统商超、传统电商线上线下各自为战,苏宁快消依托苏宁的整体智慧零售战略,O2O融合是其与生俱来的基因。在线上,集合了苏宁易购主站、“苏宁超市”“苏宁拼购”“红孩子”入口、苏宁小店独立APP等,形成体系化的线上流量入口矩阵;在线下,集合苏宁小店、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零售云等业态,通过场景的布局,实现服务体验的提升和用户粘性的保证,同时利用实体门店的不可替代性,大幅降低履单成本,提升快消供应链效率。
此次苏宁重磅收购家乐福中国,并全盘收编其下覆盖51座城市的210家大型综合超市、6大仓储配送中心、3000万会员,无疑是苏宁快消集团军的又一支劲旅入麾。结合目前苏宁正在全力打造的苏宁小店,目前已达6000多家,覆盖70座城市、35000多个社区,服务超1.2亿消费者,与家乐福的整合,或将出现化学反应,完善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提高到家模式的效率并节约物流成本,从而实现苏宁智慧快消战略的供应链、场景、运营能力“三级跳”。
而从行业来看,阿里、苏宁、腾讯领衔的这场大快消三国杀,势必使得国内快消领域乃至整个零售市场,迎来新一轮的赛跑和洗牌。
其实这个不是谁强谁弱的问题;肯定是各有所需,互相有利,要不然苏宁也不会发这么大的代价去收购,家乐福也不会贱卖;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家乐福实在太强大
一、家乐福(Carrefour)成立于1959年,是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是欧洲第一大零售商,世界第二大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
二、集团以三种主要经营业态引领市场:大型超市、超市以及折扣店。此外,家乐福还在一些国家发展了便利店和会员制量贩店。2004年集团税后销售额增至726.68亿欧元,员工总数超过43万人。
三、在2018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家乐福排名第142位;2013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6亿美元
通过以上数据足以看出家乐福的实力,而苏宁以48亿获得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大家不要误以为是集团所有哦,只是中国市场的80%的股份,相当于家乐福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估值只有60亿,而这个数字甚至低于阿里收购的三江购物。
苏宁这些年不断买买买,先是中金收购万达百货后又发48亿购买家乐福80%的股份,为的就是扩张自己的新零售边界,从而布局全场景的零售生态,让苏宁可以更加的完善!
这也是一个企业应该走的过程!毕竟阿里也好腾讯、京东也罢都在不断的往下延伸,苏宁当然不能落后,要不然怎么和他们进行抗衡呢?
而家乐福之所以愿意卖,这里面的因素可能我们作为外人是无法评判的,有人说是家乐福是中国竞争太大了,家乐福有心插花花不开,想把这块市场分拨出去,这样既不操心也有钱赚,还能稳住自己的品牌地位,自己可以安心的去开发国外市场,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也有人预估家乐福将中国的市场一部分分给苏宁了,而苏宁在往外扩张的同时,也会将蛋糕分给家乐福,这也许是大佬之间的深度合作;当然这些只是猜测,我们毕竟不是局中人
至于谁受益更大,我们拭目以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零售市场规模巨大,是很大一块蛋糕,谁都想分一口;从长远来看60亿的市场估值不高,有家乐福的品牌背书和苏宁的运作我相信这个蛋糕会越做越大;苏宁也将获得更多的回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壕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壕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