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登战役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阿登战役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在阿登战役中5个德国师打不过一个101空降师?
很简单 101空降师守卫的巴斯托捏是阿登地区的交通枢纽,七条道路的交汇点,德军的目的是控制交通枢纽,快速进军,到达安特卫普。
所以巴斯托捏的攻击不能使用重型的武器,如果你把镇子夷为平地,即使占领了,也无法使用,阻塞的道路不是德军想要的,所以感觉101师好厉害,如果是其他的地方,这个师早被包饺子吃掉了,这就是为什么曼陀菲尔为什么要劝降麦考利夫的原因,德国人想要一个完好的巴斯托捏,便于把他作为下一步进军的集结地和物资集中地。为什么派普战斗群撤退了,也是因为巴斯托捏卡住了德军补给的咽喉,没有燃油和弹药,派普没法进攻。
二战德军应不应该发动阿登战役?
我是冬雨AK,说下看法,我认为发动阿登战役还是很有必要的,面对必死无疑的结局,不如放手一搏!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之后,局势对德国越发不利,经过三个多月的作战,盟军已经攻入德国本土,东线的苏军的攻势也越发猛烈,此时但凡眼光清楚的人都意识到德国已经是必败无疑,此时的希特勒也很清楚,因此他计划了阿登战役这一冒险计划,拿德军剩下的全部家底豪赌一把,计划集中优势兵力从阿登森林冲出来,强渡马斯河,直冲安特卫普港和布鲁塞尔然后夺取补给,将盟军分割包围,制造第二个敦刻尔克。进而在优势条件下与盟军谈判求和,然后集中兵力对付东线苏军
但战役准备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首先,44年的德军已经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常年征战使得作战部队编制严重不足,基本只有标准一半的编制,武器装备也不齐整,更主要的是没有制空权,而盟军在各个方面都要比德军强的多,所以,当希特勒将计划告诉手下的时候,遭到部下的一致反对,但在希特勒的强硬要求之下,计划得以继续实施,希特勒更是千方百计的为部队补充兵员,甚至将青少年编入部队,从东线调部队。
应该讲阿登战役的突然性是达到了,1944年12月16日拂晓德军突然发动袭击,完全将美军打懵了,德军顺利突破美军防线,但随着盟军总部反应过来,再加上天气好转,情况开始对德军不利,1945年1月8日,希特勒下令德军撤退,德军被盟军赶回了初始攻击位置。
阿登战役作为西线最大规模的反击战,从战术上是成功的,但在战略上是失败的,它将德军最后一丝力量消耗殆尽,盟军再也没有遭到有效抵抗,短短四个月后,纳粹德国宣布投降
关于阿登战役的事情,德国是否应该发动确实值得讨论一下,这场战役实际是德军在西线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战役,理论上来说,如果成功的话,对整个战争进程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德国已经没有能力为发动这场战役提供所需人力,物力,实际不具备发动这场战役所需的全部条件。
经过数年的消耗之后,德国军队的精锐已经不多了,拥有的作战物资等等也不足以保证这一点。但是在当时情况下,德国人却不得不赌一把,因为对于德国来说,如果不发动这场战役,保存下来的力量在接下来的行动当中也不见得能发挥什么好的效果,战局对于德国已经非常不利,这是最后的赌一把。
德国通过这场战役,有效的组织了一次对西线盟军的进攻行动,对战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否则的话,盟盟军在西线的行动可能会更快一点,在拖廷盟军行动上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德军为什么不应该发的那个阿登战役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时候开始,“阿登战役”被说成了是“第三帝国”的垂死挣扎。其实总的来说,德军在阿登战役中整体表现还是可以的,相比之下,美军被放的血要比德军大得多,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对比。
阿登战役中,德军一共损失20辆虎王、194靓豹式、182门突击炮等,其实就一场高烈度的战争来说这点损失真的不多。反观美国,阿登-阿尔萨斯战役中美军总计伤亡达到了10万(美军官方公布的数据,其中阵亡16000,且不包括非战斗损耗)。
且在阿登战役后,德军的2个装甲集团军基本都在,大量的坦克、战车修修补补之后很快又能再次使用,装甲集团军的战力还算基本完整;而一线步兵紧缺的美军,损失却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这也是为何之后盟军发动攻击,需要依靠从本地新运来的师团作为主力,同时也侧面证明阿登战役结束后,美军兵力与战斗力下降。
我们以德军给美军造成10万人的战损这个角度来看,阿登战役德军并没有亏,甚至可以说打了“胜战”。
既然“阿登战役”中德军并没有亏,为何最后却输得那么惨?
这里就不得不提希特勒,首先我们得承认希特勒在演讲上的确有才,但在军事上是真的菜。在战斗中犯的任何一点错误都是致命的,而希特勒从阿登战役开始就一直不断的犯错。
第一、阿登战役是希特勒好大喜功之下的“产物”。想打下安特卫普,最后只打到了马斯河,虽然说此役中德军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不得不说如此兴师动众,最终却只打了这么个成绩。
第二、阿登战役后,希特勒又下了决定与匈牙利决战,将第6装甲集团军调往东线,直接导致西线装甲兵力空虚,与间接导致了莱茵河战役中的惨败,可谓是棋差一招全盘崩盘。莱茵河战役摆在美军面前的是基本只剩步兵的德军,如此能不崩么?最可怕的是希特勒还禁止德军撤退,导致德军还来不及撤过莱茵河就被美军俘虏了。莱茵河陷入某种意义上的无兵防守状态,这也是导致后面鲁尔战役再度崩盘的原因。
这便是为何德军会输得那么惨的原因,主要的问题点还是出在希特勒的指挥上。
当然,希特勒本身也没什么错,只是错过了战机希特勒将匈牙利认为是德军的战机这点本质上是没错的,只是希特勒应该早点下觉性,而不是等到这么“晚”。最终德军一败涂地,不但没有进入布达佩斯,连维也纳也丢了。按照现有公布的数据,德军在维也纳战役中损失了坦克和突击炮1345辆,可想而知,德军的损失有多巨大,这也可能是对纳粹德国致命的一击。
我是“像素说”,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历史。
对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德国来说,正有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摆在眼前。
当时,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希特勒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他制订出了一个大胆
的作战计划:集中优势兵力孤注一掷地向盟军最薄弱的阵线——阿登地区展开最后反击。
出其不意的突破盟军防线,直捣马斯河;而后分兵两
路,直插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夺取艾森豪威尔的主要供应基地,将
欧洲战场上的盟军切成两半,消灭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那里的四个集团军。
从而一举夺回战略主动权,彻底解除德国西部边境的后患。当然,我们看到最后的结果是失败的,
但无法考虑在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大雾天气忽然退去,东线战役失利,不得不放弃阿登反攻计划等等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打到四四年这个份上,已经是没有应该不应该了,面临着两线作战,他发动哪个战役都不好使了,无法挽救了,当时的英美和前苏联己占巨大的优势了,希特勒还图上作业让抢占安特卫普,这些兵力在这个时候是根本就做不到的,耗掉了自己的最后力量,其实这点力量放在哪里都没有大用了。
二战阿登战役真实故事?
1944年12月16日,希特勒在冰雪覆盖的阿登森林高地,发动了一场“豪赌式”战略反攻。他的目标是将德军推进至安特卫普以此撕裂盟军战线,逼迫英军和加拿大军撤退。他的部下质疑这场战役能否取胜,年轻的党卫军官们似乎已经绝望地看到苏联红军从东线挺进自己的家园。另外一部分忠诚于希特勒的狂热分子,则寄希望于绝地反击。卷入阿登反击战的双方兵力达100万,它成了二战西线战场最大规模的战役。
遭到突袭的盟军深陷德军2个集团军群的围攻。担心被德军报复的比利时平民匆忙逃离家园,甚至连巴黎都感受到了恐慌。驻守在阿登冰雪高地的美军中也有人投降,但是更多的普通士兵英勇地抵抗着德军,最终击溃了希特勒的绝地反击。
阿登战役中,坚守巴斯通的美第101空降师是如何抵挡住德军精锐装甲兵的攻击的?
从美国的军史上来看,美军第101空降师是于12月18夜进入巴斯通,此时防守这里的是美军第28师和第10装甲师的一部分,他们在这里被德军5个精锐师包围并坚守,直到26日美第4装甲师解围为止。也就是说美军第101空降师顶住了德军精锐装甲部队近8天的进攻,事实的如此吗?
我们再从德军的角度来看下这场战役,负责突破该地区的是隶属于德军国防军的第5装甲集团军,指挥官是曼陀菲尔将军。在最初对巴斯通的正面有德军3个装甲师,但是每个装甲师的坦克只有正常编制的三分之一,加起来超不过300辆坦克,还不如美军一个装甲师的坦克数。再加上步兵部队,德军在巴斯通名义上有5个师,实际其真实实力仅相当于美军两个师的实力,而且他们还没有空中掩护。
据曼陀菲尔回忆,他们的主力部队仅对巴斯通进行了两天的猛攻,在未果后便放弃进攻,主力装甲师都绕过巴斯通继续前进,向既定目标默兹河前进,仅留下第26国民掷弹兵师加强一个装甲榴弹炮团对巴斯通进行佯攻以掩护部队的真实行动。也就是说德军真正对巴斯通的美军发起猛攻的时间仅有两天,此后的时间德军更多的是围困巴斯通,用大炮猛轰。
当时曼陀菲尔的战略考虑是德军的首要任务仍旧是快速抵达默兹河一线,包围该河以东的6盟军部队,对于巴斯通不能浪费过多的精力,尤其是对装甲部队的损耗,应该由后备军来执行占领巴斯通的任务。实际上曼陀菲尔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后备军的增援,直到26日他才得到强大的后备军,但是美军已经为巴斯通解围了,而且随着天气的转好,盟军的制空权再度发挥威力,任何大规模集中的军事调动都已经变为不可能。
也就是说德军第5装甲集团军一开始并没有以彻底歼灭巴斯通的美军为目标,他们的目标更加深远,要包围和更大范围的美军。如果说一开始曼陀菲尔便放弃继续进军默兹河的想法而集中他的部队围攻巴斯通的美第101空降师的话,即使第101空降师再训练有素也很难顶得住德军的进攻。
不过我们也要承认第101空降师的英勇作战,相比于其他步兵单位,这支伞兵部队的表现已经名列前茅,也赢得了德军对其的尊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登战役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登战役攻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